《夜行记》的故事
来源:ATFX 发布时间:2022-08-28 14:42:39
《夜行的故事》李滨声作(1954年)
▌李滨声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的大街小巷,路况还很差,尚有明沟,难免常出交通事故。因此,主管交通的部门,要求夜间骑车必须点灯。
那时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自行车灯只有一种,售价比较贵,不带电池,也得花两元四五角钱,绝少有人肯买。
新中国成立后因破除迷信,失业已久的“冥衣铺”,俗称“烧活店”得到商机,兴旺起来,以秫秸皮和白纸糊成形如蚕茧的小灯笼,内插一小蜡烛,俗名“磕头了”,以低价发往路边的小贩、烟摊。很快普及,形成市价,三分钱一个。
夜晚骑车受益,花钱不多就可畅行无阻了。不过那蜡烛太小,只能精简消费,多是见交通岗亭就点上,过岗亭就吹灭,俗称“过岗灯”。
我根据见闻画了一组漫画,初名“过岗灯”,计八幅。经北京日报左笑鸿前辈指点,压缩抽象处理减去了骑车人过岗回望交警后,“灯笼着火、掉沟里了”等情节,并易标题为《夜行的故事》。
《夜行的故事》在北京日报上发表了。
很快,公安局交通队的文艺宣传队到北京日报社,表示要把《夜行的故事》改编成相声,以利交通安全宣传。记得老陆(北京日报总编室主任)非常支持,还曾派我去宣传队与大家座谈过,地址好像在厂桥一带。
《夜行的故事》被改名《夜行记》,在北京以相声听觉艺术从1954年开始九城皆闻。约两年后,侯宝林先生参加中国广播说唱团,也说起《夜行记》。《夜行记》更广为人知。
许久以来有人或媒体有时提到我的漫画,常说“李滨声的漫画《夜行记》被侯宝林先生改为相声”,等于无形中给我戴高帽了。
本文地址: https://www.atfxchn.cn/jjsj/209364.ht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