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王变变:百变校长
来源:ATFX 发布时间:2022-08-29 08:37:07
来源:光明日报
【奋斗者正青春·一线故事】
“我们王校长,真的无所不能。”今年夏天从河南省禹州市花石乡观音堂小学毕业的靳卓钇和靳尚睿,即将迎来初中生活。问起现实生活中的偶像,他们会把小学校长王变变排第一。
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眼里,几乎没有这位校长干不了的事。
6年前,他们背着书包来到观音堂小学。即便是年幼的他们,入学时也听说过,观音堂小学之前是一所只有6个学生、2名老师,随时面临撤并的破败小学;这所学校的前校长,已经去另一个村小学当了副校长,年轻的数学老师王变变接任观音堂小学校长。
“要是学校被撤并了,学生只能去邻村学校上学了。”王变变的丈夫靳塬统和婆婆马彩峰都是教师,“我妈对我说,她干了36年乡村教师,现在将接力棒交给我们,希望我们能跑好这一棒。”婆婆的大力支持,让王变变下决心经营好这所小学。
那年,摆在这位30岁年轻校长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年久失修的校舍处处透露着破败气息,学校招不到学生,更留不住老师。
穷则思变。先从改变学校样貌开始——批墙、架线、安水管、地面硬化、修凳子、刷漆……只要是观音堂小学里的事,王变变全都干得有模有样;泥瓦工、水电工、木工、油工,只要是为了这所学校,她可以身兼数职。而学生口中的“无所不能”,其实就是为了省钱,“最开始的时候也问过工程队,可实在拿不出工程款,我们就利用假期和周末自己上手干,起码能把人工费省出来”。
修房子、添设备。接下来的日子,王变变把家里的电脑、打印机、风扇等,一股脑全都搬到学校。在“面子”变样的同时,王变变也在着手改变学校的“里子”。“里子”是什么?是教师,是教学质量。
这所乡村小学,路远、地偏、钱少,“别说招新老师了,老教师最后走得只剩我们两个”。于是,王变变早已退休的婆婆重新“披挂上阵”,不拿一分工钱,还把养老钱留给学校;王变变的丈夫原是镇上中心中学政教主任,起初每天从镇中学往返观音堂小学代课,后来索性调到观音堂小学当普通老师;王变变的公公也成了志愿校工,干些修修补补的活儿。再后来,为了留住年轻的特岗老师,王变变又多了一个身份——不收房租的房东。她把自家的二层新房收拾利索,改成教师宿舍,还添置了空调、热水器、冰箱、洗衣机等。
谁也没有想到,当年靠这一家子撑起的空壳学校,后来成了观音堂村最有活力的地方。“老师和同学越来越多,还有好多大学生老师来上课”“学校有了食堂”“还有了校车”“教室里有了新桌凳、空调、饮水机”“每天下午都有兴趣课”“学校有了广播站,有了学生会”“活动越来越多了,我们包饺子、春游、还参加国学背诵大赛”……当靳尚睿他们离开这所学校的时候,观音堂小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248名学生、12名教师的镇优秀小学。
行至此,远未止步。对于王变变来说,观音堂小学从来不只是一所农村学校,而是扎根农村的教师梦——“这里的孩子都是农村娃,我就是希望学生能像城里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
而这条路,比王变变预料的还要难走得多。尽管在学生眼中她身份百变、“无所不能”,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位风风火火、语速极快的女校长,也有很多无可奈何的时候。
“现在我的兄弟姊妹开工厂、做生意,家家殷实,我是家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虽然名字叫‘变变’,生活却一点变化都没有”“别看我自己是老师,但我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实在抽不出时间来给他补课”……
王变变念叨最多的,还是学校扩建的事——
“200多人的学校,只有8间教室,老师没有办公室,都是在教室办公批改作业”“学校2间厕所6个坑位,每个课间都排长队,听到家长说孩子憋着尿回家上厕所,我这心就揪着疼”……
扩建校园的事情,王变变已经谋划3年了,但始终落实不了。心乱如麻常有,而讲课是她唯一的“快刀”。不管多忙,王变变每学期都要带几个班的课程,“站上讲台的那一刻,所有的烦恼立马烟消云散了”。
(本报记者刘华东王胜昔本报通讯员刘玉洁)
本文地址: https://www.atfxchn.cn/jjsj/210361.ht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