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高原农牧业铸魂添翼
来源:ATFX 发布时间:2022-08-29 06:07:01
转自:农民日报
藏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的全面推广,使藏母羊产奶量提高32%,6月龄羔羊平均活重提高112%、羔羊成活率提高11个百分点;“青杂4号”“青杂7号”早熟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的选育成功,替代了高海拔高纬度部分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使优质甘蓝型油菜种植区海拔上限提高了350米,使油菜单产和品质有了大幅提高,实现了产量和品质双突破……
一组组高产纪录,一笔笔增收账单,见证了青海十年来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脚步,探寻青海农牧业快速发展秘诀,科技这一“利刃”当居首功。
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青川介绍,近年来,青海省坚持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围绕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完善体系,着力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能力,为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十年来,青海基本建立了农科教融合、产学研协同、纵横衔接紧密、体制机制舒畅、成果转化便捷、生产效益逐年向好、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农业农村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全省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
构建“三级平台”,打通科技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这个新品种抗倒伏能力怎么样?覆膜后效果好不好?”
“自从种了新品种用了覆膜技术,咱的油菜成了抢手货,长在地里的油菜已经早早被预订完咯!”
炎炎夏日,青海省级油菜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专家、规模化制种功能室主任唐国永正和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甘树湾村丰谷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保吉栋在田间聊着今年的油菜长势。
保吉栋介绍:“以前种老品种,由于抗倒伏能力比较弱,不利于大面积机收,两年前我们种上了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青杂15号’,这个品种抗倒伏能力、抗病性强,出油率也比较高。”
保吉栋能及时运用新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让新品种发挥最大增产潜能,离不开青海构建的农牧业科技服务“三级平台”。
“平台将培育的新品种和熟化的新技术,推广到农业生产当中,大大提升了科技转化的效率。”唐国永介绍,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有效解决了基层农技推广的技术来源问题,让各项产业实用技术迅速落地,对示范基地和合作社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专家有技术却远离产业;农民有需求却无技可寻;农技员想推广却无对象。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让专家和农民的距离更近,让农民的需求和科研的转化实现无缝衔接?
为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青海将油菜、马铃薯、高原冷凉蔬菜、蚕豆、麦类(青稞、小麦等)、牛、羊、饲草、生猪、冷水鱼养殖确定为青海省十大农牧业特色产业。从2012年开始,围绕十大农牧业产业科技需求,构建农牧业科技服务“三级平台”,该平台覆盖全省十大特色产业,涵盖全省六州两市40个县、市、区,基本实现全省范围内科研技术推广全覆盖。
“通过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县级技术推广平台和科技示范基地、示范主体和辐射户,有效整合了人才、技术等核心要素,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实现了有效对接,专家的科研成果更多投向农业生产一线,农牧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能尽快在专家那里找到解决方案。”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马倩说。
“选育+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清风徐徐草色青,碧波荡漾牛羊壮。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德吉村的牧民扎西正在“夏窝子”草场上悠然放牧。
“以前我养300只羊,一年到头只能挣两三万元。如今,我依然养着300只羊,除去家里的各种开销,每年还能往银行卡里存20万元,这多亏了侯教授的这套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扎西说。
扎西口中的“侯教授”是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的教授侯生珍,也是青海省科技创新平台羊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在牧区,更多牧民群众愿意称他为“羊爸爸”。
近年来,牧区人口在增加,可是草原面积就这么大,如何在草畜平衡的状态下,实现减畜不减养?2008年,带着这样的问题,侯生珍开始从实际出发,坚持多年集智攻关,找到藏羊母羊妊娠期最佳补饲时间为产羔前45天、泌乳期母羊产奶量峰值在分娩后的第42天等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关键数据。历经3年时间,对藏羊系列精料补充料研发筛选,实现了母羊妊娠期精准补饲时间分娩期为45天,补饲量一天0.1公斤/只,泌乳期为50天,与传统养殖150天断奶相比缩短了100天,核定了母羊泌乳期精准补饲量一天0.25公斤/只,从而打破了传统藏羊“一年一产”的固有认知,将繁殖规律锁定“两年三产、三年五产”。羔羊早期断奶后,通过标准化养殖,6月龄羔羊活体重达到了出栏标准,同比提高了112%,实现了藏羊养殖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创新。
扎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母羊妊娠期和泌乳期补饲量为20公斤/只,一只羊的饲料成本是74块钱,按2月龄羊羔断奶后销售价为950元计算,除去成本每年差不多有26万元的收入。”
侯生珍说:“创新生产模式,实现‘母羊繁育在草场、羔羊养殖在圈舍’的生产模式。目前,这项技术为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提高藏羊繁殖率、在资源增量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对藏羊羔羊标准化养殖,提高其羊肉品质,从而使数量增加和品质提升‘双轮’驱动藏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测算,以每100只母羊为核算单位,应用高效养殖综合技术比传统放牧养殖增收3万元,使天然草场放牧压力和载畜量降低20%,节本增效和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效果明显。
近年来,青海省通过“引进、熟化、集成、研究攻关、会诊、收集、示范、调查研究”8种方法,形成农牧业“技术库”,从中遴选形成省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名录,确定县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各产业平台依托自身科研力量,与企业及其他科研团队积极合作交流,展开科技攻关,研发培育了一批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
“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全国辐射推广面积达到8000万亩以上,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青引燕麦、同德小花碱茅等牧草品种,成为全省饲草料种植的优良品种。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等新品种,已推广到省内外……
新技术、新品种如何推广?青海创新探索了“农科教结合横向联合、产学研对接一体、省县户纵向贯通,上承国家、下接基层,科研-推广-应用同频共振”的基层农技三级平台推广模式,率先在全国构建了“省级平台-县级应用平台-技术指导员-示范户”的“技术推广快速通道”。
科技助力,农牧民尝到科技致富的甜头
一个马铃薯有多重?对于城市里的居民而言无非是80克、100克,而对于世代居住山区的群众而言,这不仅是一年到头的“口粮”,更是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地处湟水谷地南侧的海东市乐都区峰堆乡被称为“马铃薯之乡”,这里的耕地面积80%为山地,马铃薯成了峰堆乡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这个马铃薯个头大,表皮红色,关键是丰产,亩产将近4000公斤,老乡们种了半辈子,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大个的。”海东市乐都区合瑞顺洋芋良种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占福说。
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些人,但马铃薯的收成却翻了几番。用郭占福的话说,“能有今天的好收成,全靠省农科院的专家给我们提供的好种子。”
郭占福说的“红皮”洋芋被称为“青薯9号”,这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王舰研究员带领的马铃薯生物技术研发团队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因其产量高、品质优、抗旱抗病、适宜性强、宜推广等优点,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兴、农民富的通道,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如今,马铃薯产业平台选育的新品种“青薯9号”以及相应的栽培种植技术,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云南、四川等十多个省区应用,累计推广2524万亩,新增产值94.74亿元。
依托科技推广创新产业平台,青海重点集成了“早熟高产小粒蚕豆青海13号选育及配套技术”“沼液沼渣在蔬菜生产中的综合利用技术”“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放流技术”“藏羊高效养殖”等72项综合配套技术,并分别在互助、平安、湟中等农业重点县以及门源、海晏、祁连、天峻等牧业重点县推广;通过技术集成应用,使10大产业技术进展不断加快、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牧民效益显著增加、生态效益日益显现。
“青杂”系列16个杂交油菜品种推广到全国春油菜种植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在全国春油菜区年推广面积达26.67万公顷左右,占春油菜区杂交油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各地农民依托“青杂”系列油菜品种,共增收80亿元以上。
本文地址: https://www.atfxchn.cn/jjsj/210202.ht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