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数字人民币走在前列 但能否走出去面临挑战
来源:ATFX 发布时间:2021-04-26 09:16:41
目前,各国央行正在加快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CBDC)的研究工作。英国计划推出央行数字货币,而美国也于近期计划对相关方面加强监管。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发展,国际市场需要建立一个更好的跨境支付系统,而央行数字货币或将成为该问题的解决方案。BIS(Multi-CBDC bridge)提出了多国央行数字货币互通计划,即为不同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建立一个关联体系,从而提高资金跨境转移效率。BIS认为,随着各国政府加大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进力度,不同国家间央行数字货币的互通性变得至关重要。虽然发行数字货币的任何中央银行都希望通过数字货币来更好地达成本国的公共政策目标,但随着全球化的演变,各国央行需以国际视角考虑其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刚刚落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央行现任官员及前行长周小川,分别表示,中国数字人民币(e-CNY)的推广和使用目前均在国内,还不涉及跨境支付领域。而随着试点地区“扩容”,目前,数字人民币已经形成“十地一场景”的格局。
从全球来看,数字货币研究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数字人民币在国内的进展如何?数字人民币对于消费者和支付领域分别会有什么影响?数字人民币和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关系?未来在数字货币框架下央行和支付平台以及商业银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中国的宏观经济是否已经回归常态化?通胀预期下货币政策如何调整?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
黄益平的主要观点:
数字人民币走在世界前列,但加入国际货币竞争仍有距离;
如何有效利用数字货币生态系统需要继续探讨;
人民币国际化归根结底是能否被接受;
中国经济正在回归常态化,复苏不均衡问题有所好转;
应警惕相对优势缩小带来的不确定性;
应防范美国经济过热风险,美债收益率依旧有上涨可能;
PPI将明显反弹,货币宽松不一定导致通胀。
数字人民币走在世界前列但加入国际货币竞争仍有距离
第一财经:首先我们看到在目前国际大环境下,有关于数字货币的讨论还是很多的,美国计划要加强监管,英国计划推出数字货币。您之前也提到了数字货币的国际化竞争已经开始了,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整体从世界格局来看,数字货币已经进行到一个什么情况,包括中国在哪个位置和阶段?
黄益平:大多数国家现在实际上主要还是进入一个研讨或者研发的阶段。中国可以说开始比较早,主要是在当时周小川行长的倡导下,从2014年开始研究这件事情,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做成功了,这个产品目前还在测试,也没有时间表什么时候会推出来。但是世界上的央行数字货币就是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零售型的,一种是批发型的。瑞典走的路子可能是做批发为主,也就是主要在机构之间使用。我们走的路子是零售型,将来主要是小额的现金支付,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全世界来看,中国肯定是走在比较前面的,我们可能落地会相对比较早一些,但我们离真正加入国际货币的竞争还有相当的距离。主要是两条,一条就是它是一个小额零售,我们真正的国际货币它是需要跨境,需要机构之间的结算。第二个就是我们目前来看主要还是国内的场景,能不能走出去,现在还有很多的挑战。所以光从数字货币这一点来说,中国央行应该是走在前列的,但是至于说真正开始国际货币的竞争,我们还没到那一步。
第一财经:我们具体来看,您认为中国的央行的数字货币,也就是数字人民币,它大概是在零售型的范畴之内的,所以它应该代替M0的作用,在流通领域当中。
黄益平:对,原来有一个名字叫DCEP(Digital Coin & Electronic Payment)就是数字货币电子支付。
如何有效利用数字货币生态系统需要继续探讨
第一财经:我们假设以后消费者愿意把钱存在央行的货币钱包里面,这可能就意味着一件事,就是央行基本上掌握了所有大数据的来源,是好事还是坏事?
黄益平:我觉得这个也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客观的来说,如果是我们担心我们的数据在科技公司的手上,我们的隐私,我们的一些其他方面的权益如果不能得到保障,那么也许这个数据放在央行的手上,你觉得更放心,晚上更睡得着觉。那么从央行的角度来说,如果把数据真的完整的数据都集中在央行,当然不是一件坏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怎么样很好的把它给利用起来,央行不一定要自己来分析,它也不会自己去做,它不是一个盈利机构。那么关键就是怎么样有效的对它开放,让其他机构来分析,既能把大数据分析的功效给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也很好的保障数据的安全,个人的隐私等等方面。
大规模结算时数字人民币优点发挥更淋漓尽致
第一财经:现在央行的数字人民币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关系是什么?
黄益平:人民币数字化和人民币能不能走出去,这是两回事情。但是也不是说绝对的没有关系,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数字人民币将来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当中可能是有一些帮助的。你比如说最简单的,我们现在的支付跨境的结算都是用传统的金融渠道,都是用银行SWIFT的这一套系统,将来如果是能用数字人民币,也许它等到你大规模的支付结算的时候,数字货币的它的优点就就会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因为它是点对点的,我支付给你,我不需要再通过银行,规模非常大,安全性非常高,成本非常低。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有帮助的。
人民币国际化归根结底是能否被接受
第一财经:我们看到央行的现任的官员,包括前行长周小川,都提到了现在的数字人民币它的发展还是在国内推广,不涉及到跨境问题。但是其实您刚才也提到了更方便的还是这些,比如说跨境的支付贸易等等这两方面,怎么来平衡?
黄益平:我其实觉得将来央行数字货币做好了之后,其实也是一种人民币国际化的渠道,我觉得在技术上应该说是完全有可能走得通的。因为它这原理上就是一样的,你无非要保证的就是说是安全的、可靠的、快捷的、低成本的。在技术上和我们俩点对点之间的支付其实没有什么差异。支付宝在香港做了一个测试,直接在香港向菲律宾做支付,实际上技术已经走通了,所以我觉得其实不是那么难。但是它背后其实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人民币国际化还是需要很多政策的推进,归根到底最后一点就是你的人民币能不能走出去,是人家愿不愿意接受,你把一个亿的人民币付给对方,人家愿不愿意接受,它接受了之后有没有用?所以这是我们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很重要的工作,不仅仅是让大家结算,更重要的是让它拿了钱,有地方可以使,有资产可以持有,所以我们下一步的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就变得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正在回归常态化过程复苏不均衡问题有所好转
第一财经:我们再看宏观经济,一季度的数据18.3%还是很亮眼的,而且这次统计局是给了一个平均数据,就两年加在一起的,更有参考价值的。所以从这些数据来看,您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恢复这种常态化了吗?
黄益平:我觉得应该是走在回归常态增长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总体来看,我觉得今年的经济增长的数据看到了一些更加积极的变化。在去年的经济复苏当中有一个非常重大的特点,相当的不平衡,你去看我们的出口很强劲,生产很强劲,但是投资和消费的故事里就有很多不一样,到今年第一季度,我就看到制造业的投资的反弹也非常厉害,所以这个是一个很正面的故事,最终你的经济可持续增长要靠产业支持。那么从银行贷款里头我们也看到,去年很多的银行贷款出去,其实很多都是很短期的,很短期的可能就意味着都是支持现金流、支持日常的交易等等。从今年开始我们明显的看到,这种中长期的贷款的比例直线上升,那就意味着可能投资长期性的经营活动增长就会更好一些。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觉得今年的经济增长往这个趋势水平反弹,已经是非常明显,今年我的预计是超过8%的增长,大概估计是问题不大。
应警惕相对优势缩小带来的不确定性
第一财经:但是乐观的同时您也提到了相对优势缩小,可能会造成一定不确定性。
黄益平:对,这是两个方面,我觉得都必须同时强调。去年比如说跟美国的经济增长的差异,GDP增长率我们比它多5.8个百分点,今年就变成了两个百分点这样的一个收窄。我们简单的说,如果去年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是一个均衡的话,今年的配置美国的相对优势一下子就显现出来,就是我们的优势收窄,其实在市场上会导致投资者的情绪和资产配置都发生很多的变化。在增长方面是这样,我们在其他的一些领域,比如说在金融风险方面,我觉得今年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我们是通过金融机构发放了大量的贷款,实际上对很多中小微企业来说,虽然稳住了他们的经济状况,但实际上它们的负债都上升了。其实更下一步要面对的这些资产会不会一部分出现问题?我的担心是今年下半年我们的银行不良率和其他的地方性的金融风险会明显上升,如果风险一露头,将来对我们可能也是一个问题。
应防范美国经济过热风险美债收益率依旧有上涨可能
第一财经:美债收益率现在有一个飙升,同时他们的通胀的压力其实也在显现。美国经济会不会有一个过热的风险?
黄益平:会不会有过热现在还不太好说,这个风险肯定是我们要防范的。但我觉得可能更重要的对他来说,如果财政要刺激,你要想清楚了,最终把钱投到什么地方去。去年这种情况下,政府把很多钱放到老百姓手上,我觉得无可非议,现在如果还是在想很多的刺激政策,仍然要把更多的钱放到老百姓手上,说实话对将来的可持续增长会造成一定的挑战,这是为什么我觉得,你如果还需要刺激,没有问题,但是你更要考虑的是下一步会怎么样,那么你刚才讲到的美债市场其实已经做出反应,就是你不能老靠这样发债下去,长期这样发债下去,你即便在债券市场上也有一个供求的关系,如果将来美联储减少购买了,你的需求如果是跟不上的话,我的收益率可能还得涨。
PPI将明显反弹货币宽松不一定导致通胀
第一财经:我们再看通胀,这一轮这种输入型的通胀,跟08年类似。08年的时候,我们整体的货币政策确实是采取了收缩的政策。您认为这次会采取这种同样的一些策略吗?
黄益平:我觉得这一次通胀到底能不能起来,我其实不是很确定。如果是会有输入型,对我们的经济来说,通胀会不会起来,一方面是看是不是钱发多了,但更重要的是你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是已经远远超过你的增长潜力了。对中国如此,对美国也是如此。我觉得在这一轮当中,如果看到通胀抬头我担心可能更严重的主要是在生产者价格指数,尤其是在一些大宗商品。因为各国都在刺激增长的话,包括美国的几万亿一下来,市场会做出反应,所以大宗商品市场,我们的所谓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明显的反弹,我觉得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消费者价格能不能上来,我其实不是很确定。因为全世界而言,包括我们中国,我觉得过剩产能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供求是不是一下子能克服?其实还不是很确定。我们的消费在反弹,但消费的反弹的程度远远没有像出口或者投资那么强劲。还有一个就是过去我们一直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货币政策一宽松,最后肯定要导致高通胀。这个故事在过去40年其实已经是不灵了的,货币供应量和通胀之间已经明显的脱钩。你去跨一个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和CPI之间的关系,在过去40年几乎没有关系,货币供应量有高有低,但是通胀一直在百分之一二之间。其实背后可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说货币发行出来了,它有很多可去之处,它可能去了大宗商品市场,它可能去了金融市场。我们在过去这一年多来看到的,其实全世界而言,资产价格的上升是远远超过消费者价格的上升。这一次是不是会改变?我其实不知道,我个人可能持相对比较谨慎的态度。
第一财经:这挺有意思的,其实大家一直在讨论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的理论的话,肯定通胀会来,但确实现在还没有太多迹象。
黄益平: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早就不灵了。
即便通胀没有起来也没有免费的午餐
第一财经:所以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得出来的结论是基本上不会对我国现有的货币政策造成一定的扰动是吧?
黄益平:这个不太好说,我不能做这个结论,但即便有所谓的输入型的通胀,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传导到我们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我仍然是有疑虑的。所以对于高通胀这个故事,我总的看法是保持谨慎的疑虑的态度,但这个不影响我们的政策的决策。对于央行来说,对于我的货币政策的观点来看,紧密观察数据,如果是我的通胀压力起来了,当然要及时采取措施,即便通胀没起来,就像次贷危机那样的,风险已经在累积,我们看不到。所以我的看法是免费的午餐是没有的,即便对美国也是没有的。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地址: https://www.atfxchn.cn/comments/95502.ht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