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有能力站在全球第五 赶超日元只差时间
来源:ATFX 发布时间:2015-01-30 10:16:29
作者李滨彬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2014年人民币已经超越加拿大元和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常用支付货币,排在之前的货币分别为日元、英镑、欧元和美元。接受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人民币有必要而且有能力站在全球货币的第五位。尽管人民币在自由结算的范围和广度上,仍与全球主要货币有一定的差距,但人民币会进一步增加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前面第四大货币的日元只是时间问题。
人民币超越日元只是时间问题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近日发布报告称,在过去三年,人民币超过了25种其他货币,成为全球第五大常用支付货币。人民币不断升值、交易量的急剧扩大及作为投资组合渠道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所有这些因素都推动人民币使用量激增。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接受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时表示,从澳大利亚澳元和加拿大加元来看,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经济规模、贸易和国际投资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和初期它们都是排在中国之前,两国货币在国际上接受的程度也在中国之前。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实力对外贸易的规模都超过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很多,人民币的交易量和活跃度多起来了,慢慢超过这些国家的货币不奇怪。
首创证券分析师邵帅对中国金融网人民币频道表示,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五大常用支付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的结果,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说明人民币正在从新兴市场货币向国际常用支付货币演变。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人民币清算系统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大洋洲等主要地区,清算行总数达到12个,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人民币清算全球网络已初步建立,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在加速推进。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范为(博客,微博)对中国金融网人民币频道表示,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不断增长,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量越来越大,对外贸易占据全球第一。加上包括伦敦、香港、新加坡都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随着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建立,人民币有必要而且有能力站在全球货币结算的第五位。
范为表示,如果从人民币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来看,人民币未来还会有更大的空间。目前从中国金融战略来看,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成为政府主推的战略。从宏观上看,人民币会进一步增加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从第五位超过前面第四大货币的日元,应该也是趋势,只是还要花更多的时间。
而外资机构的观点更为乐观,汇丰29日发布研究报告预期,人民币有望于今年第二季度超越日元,成为亚洲第一的全球货币。
星展银行也发布研究报告称,2015年年底前,人民币将超过日元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支付货币。
星展银行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中国目前25%的对外贸易是使用人民币,相对日本30%-40%的对外贸易是使用日元差距不远。
随着资本账户开放进程,预计更多人民币资金将流向海外,人民币交易量增加,利差将缩小并令贸易成本下降,这将进一步鼓励市场参与者以人民币进行交易。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必须要迈过去的坎
市场人士分析,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必须要迈过去的坎,兑换的放开步骤速度要看全球汇率变化情况。2014年到今年初全球汇率波动加剧,今年美联储加息预期,美元进一步走强,近期人民币兑美元几乎每天接近跌停,不能贸然的把人民币自由兑换放开。
从历史上看,在美元走强的每一个大的历史周期里,都有很多新兴市场的货币暴跌,像之前墨西哥的比索、阿根廷比索、卢布都出现过暴跌,如果放得过快,人民币也会大幅度波动。
邵帅表示,人民币取代加拿大和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货币,显示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是,在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目前人民币在自由结算的范围和广度上,仍与全球主要货币有一定的差距;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范为指出,虽然我们的对外贸易量和对外投资量都在不断增加,但人民币自身还是有它的限制。比如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的货币,这是最大的障碍,货币国际化肯定要求能够自由兑换。另外反映全球汇率最重要的指数美元指数没有和人民币挂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还没有进入到美元指数一揽子货币的构成里面。
范为认为,人民币处在相对强势或者均衡的汇率状态下放开比较合适,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状态放开可能会引发波动和风险。
展望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的亮点,赵锡军表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取决于和中国做交易投资的境外伙伴能否接受使用人民币,这和我国对外交易的环境和局面相适应,和对外发展的战略也要相关联。
“比如说推出的"一路一带"的战略,中间很多贸易和投资可以用战略和人民币境外使用结合起来。”赵锡军进一步指出,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和周边国家建立的自贸区,发起建立的金融机构等等,和中国对外战略相联系,人民币在这些领域的推广和使用都是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考虑的。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本文地址: https://www.atfxchn.cn/bank/19487.htm ,转载请注明出处。